西外幼儿园L-CT教学法探究活动

[2019-11-07]
人气: 2,818

脑洞大开  五种突破创新思考方式

西外幼儿园Learner-Centered Teaching教学法探究活动

aae2f9a14b6542e28449b0c6a1b2d1f5

 

人的一生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鸟瞰浩瀚的历史长河放眼望去,自从人类学会钻木取火摆脱蒙昧后一路披荆斩棘,成为太阳系这颗蓝色星球的改造者和建设者,解决困难与问题的主动学习能力一直篆刻在这颗星球上每一个人的基因链里。从婴儿诞生后第一声啼哭;第一次睁开双眼开始,外部的世界就悄悄地在他们小小的大脑之中开始认知与构建,并随时准备着在未来生活中,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发现未知世界,这真是一件神奇而美好的事情。

西外外国语幼儿园,始终坚持将中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使每一个孩子都能最大限度的实现自身潜能及价值”。而作为一名西幼教师,如何更加高效的协助孩子进行学习?如何让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也能够不断提升自我?如何让我们的教育能够更好的应对现实社会提出的挑战?本着初心带着问题,西幼人携手凌云教育于8月27日开始了为期3天的Learner-Centered Teaching教学法探究活动。

微信图片_20190902160040

什么是LCT

LCT(Learner-Centered Teaching)即“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LCT理论基础源自于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它是当今全球学校教育变革中日趋居于主导型的教学策略。

00

教育者在学习者认知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辅助者的角色,根据学习者的认知特点,采取渐进的方式。促进学习者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者共同建构认知。通过体验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的方式提高学习者的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从未来孩子的可持续性发展角度而言,教授孩子们的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正是为了帮助他们为未来的生活与发展做好准备。这一点与西外外国语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可谓不谋而合。

微信图片_20190902160026

建立学习者心态 Building Growth Mindset

“万物始于小” 学习心态的养成始于学习者的日常点滴之中。

哈佛SEED课程设计师朱明璇女士通过分组小游戏“急速60秒PDT”将老师们引入了【Plus做得好的地方——Delta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Takeaway启示与收获】渐进的思维工具框架内,教师们通过游戏的形式制定策略、分工合作、相互沟通、协调士气。各支斗志昂扬的学习型小组开始初步形成。

微信图片_20190902160045

 

 

建立小组公约Norm Setting

小组化学习(Small Group)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主要教学策略之一,也是本次LCT学习工作坊的基本探究方式。西幼教师们通过上一轮的PDT渐进式思维游戏训练,已经基本上确立了各自的小组策略目标与组员职责。并且以演示/展示(Presentations)的方式在工作坊中展现出来。

02

03

同理心Empathy

国外流传着这样的一个故事:海水退潮后,大量的鱼被搁浅在海滩上。有一个小男孩见状,开始拾起鱼一条一条地往海里扔。一个路过的人不理解:“这么多鱼,你救的过来吗?”小男孩一边救鱼一边回答说:“这条鱼在乎!”

01 05

同理心是生命与生俱来的一种情感印射能力:将心比心,同样时间、地点、事件,而当事人置换成自己,设身处地去感受、去体谅他人。从而构建出更加和谐人际关系,为沟通搭建更加通畅的桥梁。哈佛大学学者、凌云教育创始人欧阳斌先生以角色扮演(Role Play)启发性学习的方式把西幼教师们带入了遥远的太平洋岛国基里巴斯,并通过模拟事件的方法让教师重新认知了共情这一心理现象。

07

共情与理解是心灵沟通的纽带,哈佛、斯坦福、耶鲁等众多世界知名学府将其视为教育者所应掌握的有效教育心理工具之一。通过本轮学习,今日的学习体验将为西外幼教人在未来如何在教学中以及在家校沟通中,如何建立互信互助的感情纽带,提供了启示与方法。

 

大脑与学习Brain and Learning

如果说同理心提供了师生们培养情感交流的有效思维方式,那么了解大脑的各部分机能以及了解它生长发育的客观规律,对于幼教工作者如何更加高效的开展教学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宾夕法尼亚教育学硕士、凌云讲师李佳的讲解,西外教师们对于人类大脑在专注力、记忆力、情绪管理、情感动机、大脑神经机制与学习者有效学习的关系上有了全新的认知。

08

 

微信图片_20190904142101

 

幼儿在0-3岁是大脑的关键发育期,在6岁左右将达到90%左右的成人发展水平,然而此时大脑发育尚未成熟,在思考和情绪调节方面需要老师搭更多视觉化的、形象化的脚手架。深入了解这一过程,对于科学施教,有效提升课堂的效率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项目式学习 Project-based Learning

PBL项目式学习是什么呢?

伦敦大学学院教育研究院硕士黄和女士从探究化与项目化两个方面入手,通过故事接龙与大量的PBL教学案例分析等方式为载体,初步向教师们教师们概览了:教学目标、驱动问题(Driven Question)、核心问题(Essential Question)、项目成果(Outcome)、项目展示(Exhibition)等PBL思维推导模型,从而引发了西外教师们对于如何进行更有效学习的热烈讨论。

09

建构主义教育者认为:有意义的学习是自发的,个体自身有着行动的动机。有意义学习是置于真实情境之中的,它紧紧依托于真实的世界,具有实效性和高迁移性。西外的老师来自于五湖四海,本着对于学前教育教育的热爱而汇聚于西外幼儿园这一共同家园之中。西外教师对于如何提高教学水平,如何确实保护幼儿的身心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着自发性的强烈追求。随着LCT学习培训的各种新概念新知识的输入,各教学讨论组间一场场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以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与研讨(Discussion)的形式进行开来,各种教学思路如同涌出的喷泉,最后汇聚成了一幅幅思维碰撞所产生的结晶:PBL教学方案设计海报(项目)。

10

11

建构主义教育认为:有意义学习发生在个体之间,学习者通过参与性对话达成对任务的一致理解。每一张展示的项目设计(海报),都经过了组员思维碰撞的淬炼与迭代,历经了发散——聚拢——发散的筛洗。而项目式的学习方法,也将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为西外教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迁移工具。

12

做一个陪孩子共同学习的伙伴

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努力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习惯;探究创新的能力以及全面发展的素质是每一个西外人的共同目标。引导孩子探索新知,让孩子经历新知的发生、发展与形成过程, 学会探究与解决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3天的LCT教育法探究活动,它开启了一扇窗,引发每一位西外人的思考:如何利用立足于多年来西外教学之实践,结合参考世界范围内的新理念、新方法。从教学理论、教育实践与教师赋能三个维度,全面提升教学的效率。

N2

做一个陪孩子共同学习的伙伴,西外幼教人正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