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花永驻芳华——致西外幼师的花样年华

[2018-03-30]
人气: 3,170
执笔:顾爱敏

青春,是一条美丽而悠长的河流,左岸是层层叠叠的珍贵回忆,右岸是多姿多彩的花样年华。细数西外花园里的流年碎影,究竟留下了多少平平仄仄、值得追忆的华彩瞬间?

那些看似不经意的时刻,往往总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感动,就像春天的风,温润;像夏日的阳,火热;像秋日的果,丰硕;像冬日的遐思,无时无刻不在累积深刻……

青春之所以美好,并非有如花般的俏颜,而是因为有一颗纯善的灵魂,有一双澄澈的眼睛,时刻将幼小、稚嫩的心灵温柔以待;幸福的人之所以幸福,并非拥有丰厚的物质,而是灵魂得以自由飞翔,心灵得以恣意舞蹈。

有人说:人最高级的化妆是灵魂的优雅,而灵魂的高贵与美丽必然源自于爱的供养与滋润。在教师们心中,西外幼儿园,就是他们寄放身心灵最稳妥、最幸福的地方。

不忘初心,幸福前行

长期以来,幼儿园教师被看作带孩子的“保姆”,工作的专业性得不到社会的尊重与认同。近期虐童事件的频发,关于幼儿园和幼儿教师的负面新闻如潮水般涌来,一时间,幼儿园和幼儿教师仿佛成了众矢之的,学前教育一度再次成为热词。

早已习惯了沿途的繁盛与荒芜,西外幼师们依然坚守着内心的那一份宁静……他们背负着骂名,面对孩子时仍然选择倾注爱的笑颜;经历黑暗时,依然为孩子们描绘着光辉灿烂的明天。

“工作着、快乐着、生活着、幸福着”,每个人都在途中,在不知不觉中路过着沿途的风景。只要心永远微笑向暖,真的没有什么可以阻挡追梦的脚步。

就像教师们一直渴望着的每一次“西师行洲”徒步之旅,总会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不期而至,让大家在某个晨曦抑或夕阳西下时,拈一朵花,伴一岚风,获得一份突如其来的欣喜。

旅程中扑面而来的和风细语,润泽的不仅是万物的生长,更多的是一份满满的温暖与希冀。教师们收获美景的同时,也邂逅了一个崭新的自己。

走过一季风雨,迎来芬芳满园。静展颜笑,寄语“十年后的自己”(2015),挽清风,携手落花深处,用心演绎春天芬芳的娇艳。无论去哪儿,让“行动给我力量”(2016),带上自己的阳光与幸福,安然行走,安静守候。途经生命的那些快与不快,总会被心底的温柔,融化成一缕恬淡,一抹释怀。

西外幼教人,所有台上的惊艳,都来自十多年如一日的细心准备与辛勤付出。任尔光芒万丈,一颗匠心如初。围绕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建设,西外幼儿园始终以“匠心精神”(2017)与专业塑造全体,以核心团队文化凝聚人心。

为了提高幼师的社会地位,给教师们更多的安全感、幸福感,对话2018,西外幼儿园以“提高民办园幼教老师职业幸福感”为主题,引导教职工感受当下,寻找幸福秘籍。

“幸福主题沙龙”、“幸福阅读分享会”、“智慧幸福树”等系列活动的实施与开展,不断地给繁忙、枯燥的幼师生活增色添彩。

他们可以是攀登者,站在岁月之巅放牧心灵,苍老的是年轮,深邃的是思想。他们可以是歌者,声起声落,击节踏歌,那些低吟浅唱,在不知不觉中清浅了时光,美丽了流年;这世上最幸福的,莫过于拥有一颗安然的心。我们一直追寻的“诗和远方”并不一定在远方,就在自己的心中!

术业专攻,笃行致远

生活不单单是富有了才快乐,在为生活打拼的同时,更需要一份温暖调节彼此的情感。

西外幼儿园就像一个小小的地球村:教师艺术团、英语沙龙、双语合唱团、戏剧表演、创意舞蹈、美术工坊……为外教特设汉语课程、京剧体验课程等等,让中外教师互融互学,不断激发和提升对于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解力和感受力。

多次叩开与国外教育团队的跨文化交流之门,互相探讨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办学理念、课程目标、教学方法等,更进一步激励和促进了双方对于多元文化教育的认知。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教师们也从未放松对自身专业的追求。项目小组和“学习共同体”的建立,进一步拓宽了教师们的教育视野,丰富了教师的理论内涵。《教师成长档案》里记录下教师成长的每一步足迹;《教师品质评量践行手册》,见证了每一位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学以致用,且思且行且悟,近两年,36名教师已通过小教一级的考核……抓好多元师资培训和专业基本功评量;传承“工匠精神”,营造“匠心文化”,打造“学习型团队”和“研究型团队”;夯实园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打造一流师资队伍……喜看今日的西外幼儿园:

专注、专业、传承、创新、坚毅等教育教学品质连年攀升;

“和谐”“合作”“双赢”的校园精神优势日益彰显;

多元、共生、融合、发展,“国际小公民十大品质教育”成效显著;

创新、 合作、 提升、 交流,学校社团活动百花齐放。

2017年金秋11月,是见证西外建园十二周年课程建设、特色发展的重要时刻。

17日,西外幼儿园代表松江区民办园参与上海市“课程与教学”调研活动,徐则民等市级专家对西幼《课程实施方案》给予了高度评价,赞赏西外的特色项目能够聚焦实际需求,真正落到实处。

同月27日,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等市区领导莅临西外调研指导,对学前教育的规范发展,对西外幼师的学历、资质、校龄,幼儿园课程、班额、学费,男教师的任职情况等,都深切关注。临行还鼓励幼师们:“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老师要安心做教育,做优质的学前教育,市政府也会逐步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

2018年3月,在区教研室全区开学工作会议上,西外课程模式得以向全区做推广和交流,活动得到了区幼教界同仁的高度赞赏。

丰硕的教育成果,社会的广泛赞誉,市领导的殷切希望,让幼师们感受到了幼教的春天,看到了更多关于幼教这个行业的希望与未来。忽然就发现,走过的风景,经过的故事,都成了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青春如歌,不负芳华

电影《芳华》有一句影评:“没有故事的青春,不能叫芳华。”诚然,有追求、有梦想的青春才配叫“芳华”。

静静地回顾从教之旅,那朵陪伴在孩子们身边最绚烂的青春之花,是西外幼儿园里最美丽的幼教工作者。

多少个落日余晖的傍晚,他们放弃了正常下班,陪伴着晚接的幼儿;多少个灯火阑珊的星夜,他们舍去与家人欢聚的时光,只为完善孩子们活动的每一个瞬间;多少夜深人静时刻,他们还在认真研读教材,为将最精彩的教学带给班上的孩子……

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则是一种神圣,这是一种无私的、博大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

当铺天盖地的成功速成模式展现在眼前,西外幼师们一如既往地保持初心,默默奉献。

因为他们是人民的教师,他们懂得无论何种职业,无论处于什么层次,世间万物各有规则。只愿做一个温暖、有良知的教育人,从细节中甄别出人性的光芒和无以伦比的教养与奢华。

看着每一个孩子慢慢地成长,看着他们一届又一届成为西外花园里远去的风景,想着自己曾经为他们的长进而高兴,为他们的徘徊不前而焦虑,为他们的明理懂事而欣慰,为他们的幼稚率性而忧心……如此,便已足够!

正因为有这样一群可爱的老师无怨无悔地用自己的青春和热情辛勤耕耘,默默付出,才让幼师这一平凡的职业散发出璀璨而夺目的光芒。

人生,原本就是风尘中的沧海桑田,只是,回眸处,世态炎凉演绎成了苦辣酸甜。

西外幼儿园原创音乐话剧《青春 我们一起成长》,演绎的正是西外幼师们的芬芳年华。

她们就是幼儿园里最堪比《芳华》的一群妹子,像一首诗,像一阙歌,像一支舞,美得动人,美得催人泪下。

用音乐剧这样的方式相聚,也让教师们的习以为常带来丝丝缕缕的欣喜。

这样一个明净的午后,二、三十岁的花样年华,用真人、真事、真情一起演绎属于每一个人的共同故事。青春、阳光、音乐、舞蹈,芬芳馥郁的花样年华,热情似火的心……所有这些元素叠加在一起,美到每一祯画面都可用来做壁纸。

但这些又都无关紧要,因为好的故事,诚心的艺术创作,必会带来身心的愉悦与美的享受。在如歌的岁月中,这份记忆也显得更珍贵、更有分量。

从《青春 我们一起成长》中,我们可以从康乃馨、风信子、向日葵……几位老师的身上,看到大部分幼儿教师的影子,他们的身上多多少少,存在着幼儿教师成长路上点点滴滴的缩影:那是一名普通幼儿教师对于教育的梦想、对于事业的执着与热爱。

无论何时,西外幼师都不会被无数繁忙琐碎的工作浇灭生活的激情,反而更加坚定教育的使命和责任。

那份前行的希望,芬芳的诗意,绽放的安然……都被岁月在一季又一季的变迁中,沉淀成了坚强。

渐渐学会在知足中领略欢愉,在平凡中绽放精彩,在给予中收获幸福,在感动中学会珍惜。忽然就发现,走过的风景,经过的故事,都成了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闭上眼,花香扑鼻。